原标题:【纪检人读党史】践行宗旨意识 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派驻第二十九纪检监察组组长 周威)
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中央、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指出,“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本工作导向。”回溯党的百年历史、72年的新中国改革发展史,从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3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我们鲜红的党旗上始终铭刻着“人民”二字。正是因为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才能够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宗旨意识,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道理,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强化宗旨意识,筑牢为民初心。习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带领林县人民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杨贵书记及“四有”干部典范谷文昌,都是坚守初心、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优良作风的传承者。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紧紧围绕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把监督“放大镜”聚焦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上,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要强化履职尽责,增进民生福祉。习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为民服务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去落实、去体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对漠视群众利益、侵犯群众切身利益等问题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要紧紧围绕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加强监督,围绕“六稳”“六保”跟进监督,围绕疫情防控靠前监督,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围绕今年民生实事、惠民工程实施精准监督,以强力监督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部打通,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强化主动作为,多解民生之忧。习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前,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带着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医疗卫生、教育、社保、问题楼盘整治、就业就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体民意,真正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了解清、研究透、解决好,拿出实实在在的监督落实方案和措施,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转化为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行动,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不竭动力。
要强化自身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本领。习强调,“全党同志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纪检监察干部要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业务训练,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突出业务能力提升,锤炼优良品格,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努力锻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纪检人读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清风正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组长 黄子毅)
◆【纪检人读党史】加强党性锤炼 提升政治能力(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 苏东方)
◆ 【纪检人读党史】以党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泌阳县象河乡纪委 王冕)